译文
羁旅者的心中已充满愁绪,更何况春光正好却离群索居。
青翠的枝条交错倩影摇曳,碧绿的湖水荡开圆圆的涟漪。
嬉戏的鱼儿成双结伴相顾恋,遨游的鸟儿云里霞端把友觅。
何时不在苦苦相思忧愁无语,值此春日更将乡友怀思惦记。
注释
旅心:指羁旅在外的愁思。
恨:遗憾,不满意。
离群:远离朋友。
结:交叠。
圆文:文,同“纹"。水中涟漪。
两相顾;指游鱼在水中互相嬉戏眷恋。
半藏云:指鸟儿在高空中若隐若现的姿态。
悯默:悯,哀伤。因伤而沉默。江淹《哀千里赋》:“
此诗当作于梁武帝天监年间(502年)。当时作者只身孤处于万里之遥的南海郡(治所在今广东广州)任太守,常常渴望能与故乡的知己把晤,以慰友情乡愁。 所以春日写诗,遥寄乡友,以抒发怀念之情。至于这首诗是写给谁的,因资料不足,已无法确定。
参考资料:完善
一至二句直抒客居他乡,至春不归,远离朋友的思念之情。叙述自己羁旅在外,本已多恨,现在又逢春天来到,自己仍是独处异地,无法回去与知己乡友欢聚,因而更是恨恨难平。一个“恨”字感情色彩浓重,表达了对去家为官的厌倦和思友之深切。“春”字点题,并引出下面的景物描写。
三至六句描写诗人所看到的翠枝绿水、鸟飞鱼戏的春景,这是一幅生气勃勃、春意盎然的壮丽画面。刻意描绘“春日”景象,是全诗的精彩所在。“翠枝结斜影,绿水散圆文”,写春的静默,并映照出诗人的孤寂。“结”字用得很精妙,将视线由实引向虚,又由虚来反映实,虚实相连相衬,层次分明。“散”则用得很舒展,以层层涟漪来反映水之宁谧、
宜春苑中春已归,披香殿里作春衣。新年鸟声千种啭,二月杨花满路飞。河阳一县并是花,金谷从来满园树。一丛香草足碍人,数尺游丝即横路。开上林而竞入,拥河桥而争渡。
出丽华之金屋,下飞燕之兰宫。钗朵多而讶重,髻鬟高而畏风。眉将柳而争绿,面共桃而竞红。影来池里,花落衫中。
苔始绿而藏鱼,麦才青而覆雉。吹箫弄玉之台,鸣佩凌波之水。移戚里而家富,入新丰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酦醅。芙蓉玉碗,莲子金杯。新芽竹笋,细核杨梅。绿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来。
玉管初调,鸣弦暂抚。《阳春》《渌水》之曲,对凤回鸾之舞。更炙笙簧,还移筝柱。月入歌扇,花承节鼓。协律都尉,射雉中郎。停车小苑,连骑长杨。金鞍始被,柘弓新张。拂尘看马埒,分朋入射堂。马是天池之龙种,带乃荆山之玉梁。艳锦安天鹿,新绫织凤凰。
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边多解神。树下流杯客,沙头渡水人。镂薄窄衫袖,穿珠帖领巾。百丈山头日欲斜,三晡未醉莫还家。池中水影悬胜镜,屋里衣香不如花。